主題:社區如何創造新的願景?太麻里溪流域會為了更好的願景串連嗎?
編號:D4
發起人:振興、比恕依
參與者:羅建明、胡昭青、寶分、沙桂花、李吉崇、柔孜、于靖
﹍﹍﹍﹍﹍﹍﹍﹍﹍﹍﹍﹍﹍﹍﹍﹍﹍﹍﹍﹍﹍﹍﹍﹍﹍﹍﹍﹍﹍﹍
討論內容:
1. 社區營造下有大多屬於個人的發展,忽略到整體社區發展的脈絡,希望社區可以重新的檢視自己,進而達到創新。
2. 遊客的角度,外地遊客到台東消費都需要三天以上的時間,也就是需要這樣的假期時間,但是許多觀光地方的店家卻也挑這樣的時間休息,停止營業,反而讓顧客撲了個空,希望商業行為的概念可以形成,市集的概念也可以實行,特殊的日子聚集在一起吸引遊客。
3. 有一定的平台,社區工作坊或工作團隊可以排班,輪流顧店,必面一個人太累的情形,吸引遊客也讓他們知道有一個定點會等他們來參觀、消費。
4. 以金針山的活動為例,有許多山下的藝術工作者就不願意去有人潮的地方,藝術家門的自尊或是原住民特有的個性反成為更多沒有辦法整合的部份。
5. 科長:原住民大多數不願離開自己的家鄉和土地,但如何有效的發揚其故鄉,使人潮可以進入其中,建設的工作又是一大難事,此外,原住民們也對於商業的生意行為比較缺乏概念,如何訓練他們這樣的概念,地方的培訓亦十分重要,最後社區的位置也影響了他們的發展,若社區位在較偏僻、較沒有辦法直接被遊客發現的地方,那我們要怎麼樣去安排遊客動線,最重亦的是要怎麼吸引遊客前來。
6. 社區找對人、問事情做事情、凝聚共識,雖然執行的部份很辛苦,但誰去做十分重要,因此社區人才的培訓是必要且要持續進行的,不然社區空有想法沒有人去寫企劃去執行也是沒有用。
7. 易芳:說道這裡就要反問各個社區自己,你們準備好了嗎?還是都只有幾個 人在忙,剩下的人永遠不懂社區在做什麼事情,重要的應該事先將社區做初步的整合,育成人才,不是一開始就急著向政府申請補助和建設的經費,人心先有初步建設才是重要的。
8. 原住民的生意概念還是較為缺乏,其中包含了整個店面和工做室的擺設,或許是太生活化太自然,反而讓人卻步,造成反效果。
9. 這個部份原住民們大多利用農作之餘才去做點工藝,但是不可以否認原住民們對於商人的概念很缺乏,也比較沒有生意人的頭腦。
10. 因此在行銷方面又可以再進一步的討論,無論是在方法或是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都是十分有可看性的。
2009-03-02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