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08-09: 30多位朋友參與文觀處舉辦的「活化台東社造與文化生活圈的機會和挑戰」開放空間會議,經過1.5天的腦力激盪與經驗分享,集結了許多對於台東未來的社區與文化發展的議題,這些議題持續在加溫、蘊釀、滾動中,歡迎各位捐獻你的智慧與經驗,共同經營這場累進式的社造行動。
經過參與會議的朋友起頭討論的結果,原來活化台東社造這個題目的核心是環繞在如何活化「人」→individual, people, human, humanity, the public, the mass, ...
在不久的未來(兩、三天囉)會陸續地將會議中所累積的議題與對話,登錄在這個網誌與各位分享,也期望有意見的夥伴加入捐獻腦力與手指功的志工群,提供任何可以改善我們生活品質的想法。
部落格的名稱是暫定,歡迎各位提出最適合的名稱,感恩啦!
1 則留言:
開放空間科技(OST)的感言 李吉崇
“開放空間科技“對於領導人及參與者而言,都有重要的意義與功能。
1962年『古巴飛彈危機』期間,美國總甘乃廸決定封鎖己經佈置蘇聯核武器的古巴,並對引發危機的蘇聯發出最後通碟,幾經波折,最後蘇聯將核子武器撤出古巴,危機順利解決。然而甘乃廸總統事後評論他的決策過程,他認為他是“在黑暗中作決定”,也就是說他是在資訊不足的情況下,僥幸的解決了問題!這點出了領導人通常被迫在資訊不足、各種可能性未被完整評估,以及高時間壓力中,必需作出影響重大的決定,真是太辛苦、不合理,也太危險!
個人認為,“開放空間會議”很大的程度解決了以往不合理的權力框架問題,在基本結構上翻轉困境,讓參與者在開放空間這個平台上,投入熱情、才華,並形成行動方案,讓事情順勢往好的方向發展。
對於領導人而言,可以藉由開放空間會議技術,收集各種可能性,並且形成行動團隊,有助於事情的解決與發展。另外,這種注重參與的開會技術,實質上也是一種責任與義務的參與分享,幫助組織更有凝聚力與行動力,也解開領導人被期望成為“全能者”的不合理期待。
對於其他參與者而言,基本上這個過程,就是一種“參與”、“分享”、“合作”,是重要的公民訓練,也是讓參與者從“關係人”轉換成“熱情的當事人”的過程。這種技術可以運用的範圍很廣,尤其是筆者所從事的社區營造工作,開放空間科技更是改變以往由意見領袖、公部門、專家學者單向領導,居民反成配角,通常只低度參與的困境,轉而引發居民熱情參與,並且立即行動的良策。
初步接觸開放空間會議,就覺得這是非常實際有用的技術,未來希望精進這方面知能,讓更多人、更多團體、更多地方、更多事情,有好的發展。
張貼留言